设置

关灯

素问·病能论 黄帝内经 (4 / 5)

还不赶快来体验!!!

        岐伯说:阳气因为受到突然强烈的刺激,郁而不畅,气厥而上逆,因而使人善怒发狂,由于此病为阳气厥逆所生,故名“阳厥”。

        帝曰:何以知之?

        黄帝说:怎样知道是阳气受病呢?

        岐伯曰:阳明者常动,巨阳少阳不动,不动而动,大疾,此其候也。

        岐伯说:在正常的情况下,阳明经的正常脉象是常动不休,太阳经、少阳经的正常脉象是不甚搏动,现在不甚搏动的太阳经、少阳经脉也搏动的大而急疾,这是病生于阳经的征象。

        帝曰:治之奈何?

        黄帝说:如何治疗呢?

        岐伯曰:夺(《甲乙经》、《太素》作衰)其食即已。夫食入于阴,长气于阳,故夺其食即已。使之服以生铁洛为饮(《甲乙经》“铁洛”作“铁落”,“为饮”作为“后饭”)。夫生铁洛者,下气疾也。

        岐伯说:病人减少饮食就可以好了。因为饮食经过脾的运化,能够助长阳气,所以减少病人的饮食,使过盛的阳气得以衰少,病就可以痊愈。同时,可以用生铁屑煎水服之,因为生铁屑有降气开结的作用。

        帝曰:善。有病身热解堕,汗出如浴,恶风少气,此为何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