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素问·宣明五气 黄帝内经 (2 / 2)

还不赶快来体验!!!

        五病所生:阴病发生于骨(即肾脏),阳病发生于血(即心脏),阴病发生于肉(即脾脏),阳病发生于冬天,阴病发生于夏天。这就是所说的阴病、阳病有五种发生的部位或时间。

        五邪所乱:邪入于阳则狂,邪入于阴则痹,搏阳则为巅疾,搏阴则为瘖,阳入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是谓五乱。

        五邪所乱:邪气侵入于阳,则躁狂不宁;邪气侵入于阴,则肢体疼痛麻痹;邪气搏于阳,则阳气受伤,而发生头部疾病;邪气搏于阴,则阴气受伤,而发生失声;邪气由阳而入于阴,则从阴而为静、低沉;邪气由阴而出于阳,则从阳而为多躁好怒。这就是所说的邪气侵入人体会导致五种不同的病理乱象。

        五邪所见:春得秋脉,夏得冬脉,长夏得春脉,秋得夏脉,冬得长夏脉,名曰阴出之阳,病善怒,不治。是谓五邪,皆同命,死不治。

        五种邪气所表现的脉象:春天见到秋天的毛脉(即金克木);夏天见到冬天的石脉(即水克火);长夏见到春天的弦脉(即木克土);秋天见到夏天的洪脉(即火克金);冬天见到长夏的濡缓脉(即土克水)。这就是所说的五邪脉。五邪脉的预后相同,都属于不治的死证。

        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

        五脏所藏(蕴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这就是所说的五神脏所藏的神志。

        五脏所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是谓五主。

        五脏所主(主:主宰、主管、相互关联):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这就是所说的五脏所主的部位。

        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五种过度的疲劳可以伤耗五脏的精气:久视则劳于精气而伤血,久卧则阳气不伸而伤气,久坐则血脉灌输不畅而伤肌肉,久立则劳于肾及腰、膝、胫等而伤骨,久行则劳于筋脉而伤筋。这就是所说的五种过度的疲劳伤耗的五脏精气。

        五脉应象:肝脉弦,心脉钩,脾脉代,肺脉毛,肾脉石。是谓五脏之脉。

        五脏应四时的脉象:肝脉应春,端直而长,其脉象弦(弦脉);心脉应夏,来盛去衰,其脉象钩(洪脉);脾脉旺于长夏,其脉弱,其脉为代(代脉,是一种复合脉,脉象为缓慢而有规律的停止);肺脉应秋,轻虚而浮,其脉象毛(浮脉);肾脉应冬,其脉象沉坚似石(沉脉)。这就是所谓的应于四时的五脏平脉。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文儿小说;https://wapk.innaerc.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