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515章 看不见的手(中) (1 / 7)

还不赶快来体验!!!

        对于一个动辄宅居深宫的大明皇帝来说,经常记不清那么多官员,大部分大臣可能都只是奏疏上的一个人名。

        能把内阁、翰林词臣、部院堂官都认识清楚,就是很不错的皇帝了!

        大部分普通人,可能连这次廷推出现过的几位高官人名都记不全。

        让这样一个皇帝,独自钦点所有大臣的任命,哪怕只管大员,那感觉也像是要人正确组装几百个陌生零件,实在是为难人。

        所以不是皇帝不想彻底人事集权,而是真没那个精力,能同时亲自操纵几百个职位的不停连锁变动。

        于是才会有了朝臣集体廷推制度的出现,中低级官员推选授权给吏部,三品以上的朝廷大员推选授权给廷推。

        此外边镇督抚由吏部和兵部推举,内地督抚由吏部和户部推举。

        翰林、内阁又另成一套体系。

        反正无论怎样,最后人选都会奏报给皇帝,皇帝负责御批,或者否决。

        一般来说,如果不是有特别碍眼的人,皇帝也懒得挑剔。在皇帝眼里,都是一个个零件,谁当什么官似乎都差不多。

        只有阁臣、翰林、天官这三种最靠近皇帝的职位,皇帝可以一句话就定下人选并传旨昭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