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墨尘踌躇着向前踱了几步,手里头不住地转动着一黑一白两颗九曲如意珠,红色那一颗犹在玉佩间未取下。
三颗如意珠,其貌不扬,从表面上看并没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不过,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放在这三颗如意珠上,也一样适用。
这三颗珠子,每颗珠子都错落地内嵌着八颗大小不一的细珠,粗者似枣栗,细者如粟粒,皆如蚌珠一般紧紧附着于内壁;而八颗珠子之间又相互枕藉,相互依靠,与外围的大珠连理共生,合为九珠。而且,这里外的每颗珠子上都有一细孔贯通,只是,常人根本无法徒手用丝线将这九珠串连。
因为八珠相错,九孔不通,就算遣蚁驹引丝穿行,也是找不到出路的,墨家将此构造谓之“九曲回肠”。惟有内力深厚者,施以强力,兼运巧劲,方能使九珠孔孔相对,一线贯之。墨家将此解法称之为“八纮同轨,九九归一”。
九珠构造繁复,其威力也非同小可。
九珠连心,八荒并吞。施力者只需在这九孔之中注入些许内力,那如意珠便会蓄纳其功,将其所注之力瞬间提至九倍甚至更高之威力。
借此积威,如意珠在向敌人绝尘而去时,其短时的速度相当惊人,突如其来,须臾而至,一般人根本无暇反应就已一命呜呼。就算来得及反应,乍见此物轻巧,也不会太过在意。弹指之间,多少豪杰,灰飞烟灭。真个是:
万里风中寄断蓬,古来虚死几英雄?
拔山力与回天势,不满先生一笑中。
所以,就算轻功了得的柳云辞也甚为忌惮,不得不藏身于尘秽之地以避其孤注一掷之锐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