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章 农村包围城市 (1 / 6)

还不赶快来体验!!!

        调研的结果让郝仁很受伤,但不是全无收获。店主人有几句话说的在理,在一线城市直接和国外品牌竞争,绝对是腥风血雨,别人大手笔一挥,连品牌露出都困难,耀华的体量和利润绝对不足以正面应战。想做国产品牌的出头鸟,很有可能直接被扼杀在摇篮里。

        但在数量众多的三四线城市和广大农村就不一样了。国外大品牌看不上斤斤计较的消费者,在城市花钱爽快的消费者中来钱多快,一个一线城市的门店比几个三四线城市的门店利润高好几倍。

        更何况,小城市和农村的商业中心区又小又破,在那里开店,很容易败光品牌的高级感,反而失了国外品牌的格调,让原来的客户使用起来没了身份感。

        这就是国产品牌的生存空间,从农村起步,从小钱开始挣,就不会让新品牌的竞争情况险象环生,生存变得千难万难。待到成熟的时机,有实力和国外品牌掰腕子,再农村包围城市,杀一个回马枪,重回一线城市。

        打定主意,接下来郝仁果然按照赵扬说的,把工作全部交接给了副手韦得利,自己一心一意琢磨起新品牌的上市规划。

        赵扬完全像忘记了这件事一般,照常见客户、开会、批文件,后面的例会半个字都没提。工作十年,郝仁习惯了马不停蹄地赶工期,突然没人催了,起初还有点无所适从,不过时间一长就安之若素了,甚至几次公司重要会议都请假不来。

        郝仁带着汤媛、陈虎、李子健三个思路活泛的年轻人,跑到几个周边省份的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做调研,一个地方,长则一两周,短则三四天。白天不干别的,在销售电子产品的地方呆着,听消费者来店里都问了什么,得到什么样的回答就掏钱,得到什么样回答就走人,砍价一般到多少钱能接受,什么产品热销,喜欢什么赠品……

        时间久了,虽然他们轮换着去不同店,还是很难不被人家店员人认出来。毕竟这几人的作息都快和店员上下班一致了,还认不出来,那就是店员眼力有问题了。每当这个时候,几人只好说想买,但是钱还没存够,每天来看看,过过眼瘾。

        郝仁带出来的几个小年轻样貌不赖,尤其是汤媛,店员就是要生气,一看人楚楚可怜就发不出火来。但郝仁就不一样了,人高马大,整个人打理得一丝不苟,明显不是什么缺钱的主。再加上只要听到有价值的谈话,就露出一种旁若无人的认真专注,怎么看怎么像商业间谍,结果十有八九被人轰出来。

        能怎么办?换个城市。几人兜兜转转,三个多月游走了十几个城市,白天逛店,晚上就在酒店梳理观察心得总结。

        这几天,郝仁几人在广西的一个小城逗留,正好遇上当地壮族的吃新节,下午到晚上都有庆祝,街上的店不到四点都关门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