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易泽身后,一尊尊青铜鼎不断地浮现,这些精美的礼器,成为了文字的载体。
迄今为止,人们已经发现的先秦青铜器铭文,约有一万四千余篇,其中商周金文共约万余篇,春秋战国金文三千余篇。
其中,金文单字共计三千七百二十二个,其中已经被破译的字二千四百二十个,依旧有一千多字无人能解。
而这些无法解读的金文,绝大部分都出现在商代的器物上,它们往往肚里出现,或者是同类字的罗列,有时还会附加一个“亞”字形的边框,笔画苍劲古拙,书风雄伟浑厚,器物本身夸张的纹饰,更为这些字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而这种被“亞”字形边框圈起来的文字,就是族徽,是古代一种制度的孑遗,它们比甲骨文更加古老,也更加的象形。
易泽伸手,从青铜器上取下了一个个族徽,这些神秘而古老的文字,是上古先民流传下来的图腾。
“这些青铜器上难以被辨识的文字,曾与甲骨文一起,见证了一段文明的历程。”
“与用来记录占卜结果的甲骨文不同,金文需要被铸造在青铜器上,因此显得更加美观、浑厚。在某种意义上,甲骨文可以被看做是我们的手写体,而金文,则是被印刷在教科书上的印刷体。”
从金文研究中衍生出来的学问,被称为金石学。
这门学问自宋代已经开始,往往与石刻一同研究,金石二字,包含的是两种不同的学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