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951章 大赦风波,油脂替代 (3 / 9)

还不赶快来体验!!!

        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法典涉及了赦免的理念和案例,汉代更是如此,甚至会在大赦诏令之中引用先秦的经典论述来作为其赦免的理论来源,证明其举动的合理性。

        大体上来说,大赦的理论基础出自于《尚书》,所谓『宥过无大』是也。同时汉代也是一个讲究祥瑞的王朝,所以出至于《易经》的解卦,『君子以赦过宥罪』也是其中一个赦免的理由源头。

        春秋战国时期,为了政治的需要,各国都有一些赦免的活动,但是因为不管怎样,春秋战国时期的赦免活动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是在本国之内的政治行为,而真正的成为所谓『大赦天下』,则是在华夏到了大一统之后,才出现的。

        虽然汉代大赦制度没有形成具体法典规定,但是实际上在数量还是范围上,都是非常的大,是一种效力遍布全国的刑罚消除制度,除了少数犯罪之外,几乎所有的犯罪都可以得到赦免,同时如果在诏令之中特别注明了按照惯例所不应该赦免的犯罪,也可以得到赦免的话,那么就意味着在这样的情况下,所有的犯罪都可以赦免。

        比如汉灵帝在位期间,就大赦了二十次,几乎平均两年就一次……

        所以,这不是很简单么?

        裴垣到了青龙寺就支开了草台摊子,准备随便意思意思几下就可以应付了事,可是让裴垣没有想到的是,从一开始,议论的方向就裴垣就无法控制了。

        因为汉代的大赦,太过于随意了,以至于很多士族对于大赦,其实都不是非常的赞同,当然,如果说大赦放在自己头上自然是不错,可是如果说让自己的仇人赦免了,那如何能够接受?

        『……谓废德教而任刑罚,刑罚不中,则生邪气,邪气积于下,怨恶畜于上,上下不和,则阴阳缪戾而妖孽生矣,此灾异所缘而起也……故自当赦之……』

        这是支持大赦的,并且还用董仲舒的观念来作为支撑的。

        『诗有云,商邑翼翼,四方之极。圣人所以统天地之心,著善恶之归,明吉凶之分,通人道之意,使不悖于其本性者也!然当罚不得罚,使冤者不得申,痛者不得平,方为国之害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