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382章 高台之下 (2 / 10)

还不赶快来体验!!!

        一群小朋友瑟瑟发抖。

        其实在华夏当中,刑不上大夫这一句话,就像是民可使由之一样,是存在一定误解的。很多人说刑不上大夫是对于封建王朝的贪官污吏的庇护,是表示大夫犯罪也不受到惩罚和制裁,但是实际上这些人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并不完整。

        完整的这句话,应该是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侧。

        原文出于《礼记》,而《礼记》成于战国中晚期,然后在秦汉之时,很多大儒对于刑不上大夫这句话,表示是对当时社会执法现状的一种概括和总结。

        但是实际上么……

        先说刑这个方面。

        从春秋到战国,一直到大汉当下,并不是大夫犯罪就免于责罚。

        《周礼》中有这样的规定:士尸肆诸市,大夫尸肆诸朝。

        在古代王朝之中,行刑多在街市,让民众进行围观,行刑后曝尸三天,其本意在震慑犯罪,警示天下,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而大夫犯罪行刑则不在街市,而在朝廷内,这是一种区别对待,但仍极为明确地表示出了大夫这一级的官员,依旧是有刑法处置的,而且规定了处罚的地点,绝不是后世之人所理解的刑不上大夫,免于制裁。

        可以这样说,在华夏封建社会一两千年的历程里,从没有哪个王朝是按着后世之人所误读刑不上大夫的观点去治理国家的。

        无论从古老的历史文献中,还是从几千年中国古代社会进程中,都十分清晰地表达出了刑不上大夫绝不能误解为大夫犯了罪不受刑罚制裁,至于这句话为什么会产生出了不受惩罚的意思,那就只能说是有些人被忽悠瘸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