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董书恒以前也听过这样的论调,“谷贱伤农这个词语在文官中很流行。
其实这个问题也确实存在,因为农民除了粮食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随着工业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的增加。农民仅仅依靠土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且也必须过去。
董书恒非常的清楚,如果不解除对土地的依附,那么华夏就很难继续发展。工业化时代,土地只能作为工业化的配角,或者是工业化的一部分。
工业渗透到农业之中之后,比如现在有了柴油机驱动的农业机械,农业也可以进入到大生产的时代了。这时候,传统的农业生产者肯定会竞争不过这些大规模生产的农庄或者是农场。
传统的小农经济必然要承受一定的阵痛,但是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
因为,只有在承受了阵痛之后,传统的农民才会转型,才会寻找新的出路。
他们会寻找工作的机会,因为农业生产有了机械辅助之后不再需要那么多的人工,而且种地又赚不到那么多的钱,所以他们有了大量的空余时间,有了另外赚钱的需求。
而工业的发展也势必会寻找更多的工人来源,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就是他们首选的目标。
现在这种情况还不是很明显,但是董书恒知道,这种矛盾很快就会显现出来,它能够预知到,但是他无法阻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