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张希孟甚至还发现了许许多多的药材,香料,铜锡器皿。不过最让张希孟惊骇的还是那些田契借据,足足两个木箱子。
当他整理出来,送到老朱面前的时候,朱重八捏着一摞借据,眼圈泛红,眼泪涌动,半晌,他努力瞪眼,才没让泪水流下来,良久朱重八长叹一声,“当初为了给咱大哥成亲,家里借了五贯宝钞,一年之後,就变成了十五贯……咱爹,咱大哥,二哥,成天在地里g活,勒紧K腰带挣钱,没黑没白,忙了两三年。可越还欠得就越多。最後咱爹又是累,又是病,没几天就Si了”
“这东西最害人不过!全都给咱烧了!”朱重八恶狠狠道。
张希孟答应,“这是自然,卢家人已经Si了,谁还能向百姓要钱?只是往後要怎麽办?百姓依旧缺钱,需要借贷,该如何是好?”
朱重八顿了一下,以农民的勤劳,哪怕打得粮食不够吃,也可以上山才写野果野菜,下河m0些鱼虾,不至於饿Si,用钱的地方不多。
可是一旦遇上了天灾,或者家里有了红白事情,就不得不借钱。当初朱家就是为了给大哥C办婚事,才借的钱。
这件事情的结果就是二哥给人当上门nV婿了,没法子,实在是办不起第二场婚礼了。
如果不出意外,老朱也会跟二哥一样,当上门nV婿……但是出了意外,有趣的是,老朱依旧当了上门nV婿。
只能说有些人生下来就该g这个,天命难违啊!
“先生有什麽主意?”
张希孟笑道:“办法吗,最容易的自然是限制利钱,不能驴打滚儿,一年最多两成。高於两成,可以不用还钱。不过我觉得放下民力凋敝,老百姓也没什麽结余,往外借钱,自然是要利息高一些。我琢磨着能不能由咱们设立常平仓,可以借粮和借钱,年息低一些,既能便民,又能增加一些收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