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百七十七章 河南大捷 (1 / 9)

还不赶快来体验!!!

        说一个冷笑话,察罕帖木儿和刘福通是同乡。

        刘福通是颍州人,察罕帖木儿祖籍在别失八里,但是他爹阿鲁温早早就迁居颍州,察罕也是颍州出生。

        刘福通最初随着韩山童传法,他的部下多为颍州一带的兵丁。

        凑巧的是,察罕帖木儿也在颍州等地聚拢了一批地主武装,加入到镇压红巾军的行列。

        敌对双方的核心骨干,竟然是同一个地方的人。

        双方死斗了十年,或许彼此就是乡亲邻里。

        如今刘福通已经选择了自杀,以一个豪杰的方式,落下了帷幕。

        “那些勇敢拿起武器,反抗元廷,坚贞不屈的勐士,死得就比泰山还重。甘心给元廷当鹰犬走狗,只为了个人荣华富贵的畜生,死得就比鸿毛还轻。从察罕帖木儿选择给元廷卖力气,残酷屠戮红巾,杀戮百姓开始,他就注定了遗臭万年!”

        张希孟在等候大战开启的空闲,提起了他的笔。

        该怎么给刘福通盖棺定论,又怎么解读这场中原决战……张希孟反复斟酌,决定把这一对老冤家放在一起,好好做一篇文章出来。

        谁是对的,谁是错的,谁是英雄,谁是丑类……刘福通和韩宋,靠着救济百姓的主张,壮大起来,又因为忘了百姓,走向了衰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