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他见礼之后,道:“臣以为,或可以仿效宋代,以路为省,再安排三司官吏,治理地方即可。”
杨宪说完之后,竟然出现了短暂的沉默,不是他胡说八道,而是这个建议,还真有点道理。
北宋一共设置了二十三个路,考虑到北宋的地盘,这二三十个路,论起面积,已经和后世的省,高度一致了,而且后世的许多省,就是从宋代发源的。
比如宋代设立了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而江南西路就简称江西,还设立过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这二者的简称就是广东广西。
但是北宋的路也不完全和后世一样,比如在河北,就设立了河北东路和河北西路。
而河北是对抗契丹的主战场,两路分割,并不利于御敌。因此北宋会设立都转运使,统领河北东西路。
也就是说,宋代的路,不是完整的行政单位,有很大的随意性。
另外宋代还有宰相外放的习惯,一旦哪位名臣出京,担任管钱的都转运使,或者出任管军的安抚使相公,就会成为超级大佬。在地方上虎视眈眈,随时返回京城,谋夺两府宰相之位。
像大名鼎鼎的范仲淹、韩琦、欧阳修、文彦博,都有过类似经历。
因此大宋的地方官,又可以视作朝堂斗争的暂时失败者。
他们在地方积蓄力量,待到时机成熟,重新回京,大杀四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