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科举固然可以一步登天,可现在的科举并不成熟,走科举道路大多担任小官小吏,要想再进一步,就需要到国子监进修,可谓是优中选优。
现在的国子监,高顺是名义上的祭酒,而实际主持的人,是大儒阳休之。
阳休之,字子烈,北平郡无终县人,齐国知名大学问家。
出身北平阳氏,北魏前军将军阳固之子,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出生,始任州主簿。
阳休之隽爽有风概。少年勤学,热爱文藻,与祖鸿勋有往来,弱冠之年即有声誉。
在北魏,历官中书侍郎,北齐天统年间阳休之为吏部尚书,凡所选用,才地俱允。
高顺起用阳休之,算是给薛道衡找了个帮手,薛道衡毕竟还是年轻了些,需要有人指点。
而高顺经常不在邺城,阳休之主持国子监,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缺,为齐国改革出了不少力。
齐国政令的完善,国子监都有参与,这相当于高顺找了一群参谋,否则他也不会如此轻松。
“郎君能调用国子监的学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