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就像先前老师讲的心象构造,他当初为了找到适合的方法,学习的时候参考了许多资料,如于是芝的《焦菊隐先生的“心象”学说》、《我演程疯子》、刘长春的《茶馆的舞台艺术》中收录的蓝天野创造秦仲义的过程、李仁堂的《生活、技巧杂谈》、吕恩的《我和蘩漪》、郑榕的《扮演常四爷的一点体会》以及王尚信的《我演雷军长》等等,在翻了这些资料之后,他同时对照着相关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比较。
最终综合了一套自己用来比较顺手的方法。
相比较之下,课堂上讲的内容极为浅显,只是讲了一些相对笼统的理论。
这还仅仅只是表演上较为基础的心象构造方面。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塑造完整的心象,只能寄希望于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践把缺失的理论给补上。
中戏出身的同行,说起学生时代,最记忆犹深且深恶痛绝的,就一件事儿,排戏。
四大大学,排四年戏。
而北电的学生,最咬牙切齿的,则是拖堂加课。
而由此产生的结果也是极为明显的。
“徐老师。”
某一刻,小张同学蹦蹦跳跳的打断了他的思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