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十章 体验 (6 / 10)

还不赶快来体验!!!

        “当然,有时候认知到,却难以放大的情况下,我偶尔会用方法派的替换法,但是建议不要常用,这种方法比放大自身的某一部分更简便,但是某些时候,对自身的精神...不太友好。”

        小张同学立刻反驳道:“可是老师之前说过情绪准备和行动引导可以调同时进行的?”

        “是,当然可以,就像吕恩老师塑造蘩漪这个角色时,下楼前的行动,她的行为动机先于行动,但,这是天赋。”

        “她可以这么做的前提是,她创造好了内外部的规定情境,找到了蘩漪那种不可抑制的要去见周萍的行为动机,基本上感受到了角色敢爱敢恨、无所顾忌的内外部特征。”

        “恩格斯曾经说过,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还表现在怎么样做,也就是说,我们一定找到符合角色性格特征的适应方式,也就是我所说的精确行动。”

        “可是什么程度才是最恰当的适应方式呢?”

        徐容见小张同学听懂了,道:“有一个经典案例,1986年英国国家话剧院上映的《哈姆雷特》,扮演哈姆雷特的演员在演到装疯之后,见到俄菲利娅那场戏,他很爱她,但是他知道有人在暗地里监视着他,他不能对俄菲利娅说出埋藏在自己心中的爱和他的苦衷,于是他选择的适应方式是一方面在嘴里说着侮辱她的词句,而另一方面,他所有的形体动作都是在想办法接近她,去拉她的手、拥抱、亲吻,这样的适应方式下,那些监视他的人认为他真的疯了,而观众呢,则是不仅能够看到,而且能够感受到他对她的爱。”

        “另外还有蓝马老师在《三八线上》中扮演的军官参加和平谈判的那一段,于是芝老师在《洋麻将》扮演的魏勒最后输牌的那一段,都是对应了角色的性格特征。”

        见四人越来越犯迷糊的脸,徐容笑着摇了摇头,道:“我说段戏,你们设想一下,假如你在大街上遇到一个向你乞讨的乞丐,你会怎么做?”

        徐容见四人似乎都不敢回答自己,冲着杨蜜和袁珊珊道:“杨蜜你来演乞丐,等会儿跟珊珊说大爷你行行好,然后珊珊你给她钱,台词随意发挥,你们俩演一下。”

        杨蜜瞪大了眼镜,伸手指着自己的鼻子:“为什么是我演乞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