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噢。”罗力平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你和他聊了?”
徐容犹豫了下,道:“也不能算吧,他的意思是看看情况再说,要是徐导拍的不行,明天就正式上任,要是可以,他以后就不过来了。”
罗力平“唔”了声,明白了刘疆的打算。
若是徐记周能够把他自己写的故事完完整整地通过镜头讲出来,那么刘疆就安安心心的当他的监制。
如果连故事都说不明白,明天一早,监制就会正式拿起对讲机坐到监视器后,负责拍摄工作。
开机仪式过后,尽管是第一天拍摄,但剧组立刻便开足了马力,临到放工,一天下来愣是拍了六场。
《番号》是献礼片,今年必须上映,先前组织演职员围读剧本,已经耗去了十六天,留给剧组的时间相当紧张,这也是刘疆的顾虑之一。
他是个慢工出细活的导演,每一条戏,多多少少的总要拍个两三条,让演员在一定的框架内自主发挥,选一条他觉得最合适的用。
这种和时间赛跑的拍摄,和他的拍摄风格本身就存在严重的冲突。
晚上,罗力平、徐容、徐记周、刘疆四人坐在电脑前,观看今天拍摄的粗剪成果。
随着一场戏放完,留着短发的剪辑助理忐忑地望着几人,问道:“还,要再放一遍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