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自打入行以来,他塑造的人物年龄段跨度很大,既有十八岁的帅红兵,也有年近中年的魏端本,但都存着普遍的共性,就是几乎所有的角色都是正面角色。
唯一的一个例外,《大明王朝》当中的沉一石,也只不过是一个在诸多势力的夹缝中挣扎求存的可怜人。
有一段时间,他甚至生出过迷惘,正面角色到底该怎么演?
只不过后来慢慢发现,其实那只是自己给自己出了个难题,因为真实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是不会永远光芒四射的,至于王一民的那样的绝对正面的人物,也只存在于偶像剧的剧本当中。
他拿起笔,想补充点什么,可是犹豫了下,又给放了下来。
第一印象也许不是绝对的正确,但是既然产生了这种感性的直观理解,那么在进行修正时,必须要给予第一印象足够的重视。
三种性格特点,每一个正常人都具备,只是有的人占的多一些,有的人少一些。
而之所有把“利己”放在第一位,也是他本能的直觉,人都有利己的本能,而且蔡添明的一切行动,都是极致的利己在推动,从他最后逃出生天的结局来看,他从被逮捕后所做的选择,都是求生本能下的种种努力。
不过这个结局,仍然有待商榷,内地不比港台,一个毒枭最终成功逃窜,即使他去呲脸,恐怕也未必能呲过审。
至于第二点聪明,他认为自己的判断足够准确,而且这种聪明,是蔡添明自己十分确信的。
至于最后的狠辣,从蔡添明为了给自己减刑,毫不犹豫地出卖两个徒弟更为明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