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十二章 婉拒 (4 / 9)

还不赶快来体验!!!

        这种思潮同样影响了表演理论、训练、实践整个体系,从原本的遵循发源于苏联的斯氏体系,逐渐开始汲取方法派、表现派的长处,融入本土化的表演体系当中。

        在斯氏体系当中,演员塑造一个角色的过程中,就不应当有演员自身的情感,而只剩下角色,以角色的情绪哭,以角色情绪笑,以角色的情绪生活。

        可是落到现实,演员到了挚爱逝去该哭的时候,哭不出来怎么办?

        是的,挚爱明明没有死,真的哭不出来!

        哭不出来只是表象,最根源性的问题,是演员没有体验到角色的情绪和内心世界的变化。

        体验是斯氏体系的核心,也是最为人诟病的一点,尽管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斯氏对此进行了完善,也就是徐容现在经常用到的外部行为引导,但是这种技巧对于演员天赋的要求却高的离谱。

        而方法派给出了较为简便的解决方案,情绪记忆和情绪替代。

        爱人没死过,那总应该体会过亲人离世或者心爱的宠物死亡的悲伤,要是还没经历过,总经历过考试没考好或者欠债等诸如此类难过的事情,那就拿过来,进行替代。

        情绪记忆和情绪替代的引入,将塑造角色变得更加简单,但于此同时,也失去了本应有的精确性。

        至此,国内的表演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斯氏体系的核心,体验。

        但是情绪记忆和情绪替代实在太好用了,这个技巧将表演的门槛大大降低,变成了多数人都可以从事的职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