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作为一个影视行业提及的越来越高频的词汇,工业化几乎成了主旋律,但总是把“工业化”挂在嘴边上的人出发点往往是不同的。
第一类人当然是从业者,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而作为从业者自然也就有发言权,他们知道什么是工业化,也整天言辞恳切的喊着“工业化”、“未来”、“生态”,他们知道如何才能实现工业化,但是却只把“工业化”当作一种工具、一把钥匙。
第二类人和第一类人有较为相似的一点,见识到了大洋彼岸庞大的影视产业链对就业、经济的促进作用后,深深为之折服、向往,并积极推进工业化进程,但是,他们并不了解工业化的本质,更不了解如何实现工业化,但是这类人的特殊之处在于,他们能够影响影视行业的发展方向,而“工业化”的工具属性,就是第一类人专门为这一类人量身打造的。
第三类人则是纯粹的吃瓜群众,他们同样受到了第一类人的蛊惑,坚定地认为工业化才是中国影视行业的未来、终极发展方向,并积极响应第二类人的呼唤,坚定的声援第一类人推进影视工业化进程,而“工业化”就是第一类人打开他们口袋的钥匙。
当然,并非没有特殊的群体,只不过因为实在太少,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所有人都在喊工业化,甚至“大片”、“工业化”已经成为影视管理方面的“主旋律”。
韩三苹认为,标准、可复制的制作流程,需要海量的资源投入,因此即使这个过程中资源夹带了一些不应当存在的东西,也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热钱在进入影视行业后,却自行摸索出了一套比需要耗费大量投入推进工业化获利更快的途径。
营销。
资本的目的从来不是回本,而是获取十倍百倍乃至千倍万倍的收益。
工业化也许能够满足千倍万倍的收益,但是回报周期太长太长了,热钱的特性本就是快进快出,短期内攫取巨额利润之后,迅速投身至下一个价值洼地或者风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