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42章 不得了 (5 / 7)

还不赶快来体验!!!

        一个重大决定的做出,往往只是大趋势背景下所发生的一点小事,这一道理,既适合於家国大事,也适合於普通人。

        在抵达扬州之前,船上的一众士子虽然已敬佩郑经的才华,但真要让他们Si心塌地地跟着郑经去做事的话,除了已尊郑经为先生的顾倾城和席希明以外,还没有其他人做出明确的决定。

        但一本《三字经》的出现,却促使大家做出了决定。

        当船离开扬州时,苏杭那几位士子,没有一人离船,而是全部做出了跟随郑经去会宁的决定。

        至於道理则很简单。

        在《三字经》出现之前,郑经虽然也已经展现出了其才华,但这种才华还只是表现在口头上,能表明其个人可能会前途无量,但却不一定能带给大家什麽。

        而《三字经》出现之後,再加上郑经的文化普及计划,让大家都意识到,跟着他真有可能成就一番大事。

        对於读书人而已,最主要的追求无非是两点,一是仕途得志,二是名垂青史。

        跟着郑经去会宁,能不能仕途得志暂且不好说,但名垂青史是有可能的。

        就好b说孔圣人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颜回、子贡、季路、子游、子夏等孔门十哲最终都名垂青史,而最为关键的点,就在於那部《论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