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千两百九十三章流动性 (3 / 4)

还不赶快来体验!!!

        这就是一次新旧的流动,从理论支持,到口号传播,再到制度建立,非常之艰难。

        到了春秋战国,有贵族、国人、野人等等势力,各国变法图强。一开始战争是贵族的游戏,有各种各样的规则。魏武卒开始,让国人参加战争。到了商鞅变法,南门立木,让野人也有了参军的机会。这也是新旧流动的一种方式。

        一开始是小贵族代替大贵族,然后是国人成为贵族,接着是野人有机会成为国人。

        不过这都需要战争,没有战争,那就没有流通。大贵族是大贵族,小贵族是小贵族,国人、野人也按部就班。

        和平时期的流动则是在汉朝建立完成的,通过对诸侯的取代,选拔人才去管理诸侯的土地。当然汉朝的察举制度漏洞不小,但有了流动的成功桉例,后世纷纷模彷,进行汉化,甚至连蛮夷都积极学习。

        因为汉化真的太有效率了,一旦新旧开始流动,两股力量就会开始内卷,爆发的力量非同小可。蛮夷如果不学,根本无法出头,只能被压着打。

        蛮夷也有各种部落,他们也要遇到新旧矛盾,随着部落扩大,不断有新部落加入怎么办?肯定得汉化。

        辽朝是成功的汉化,元朝则是失败的汉化,到了清朝,为什么要改女真为满人?其实就是因为女真部落太多了,生女真、熟女真都不是一个体系。

        这就和秦国把国人和野人改成黔首一样,都是希望把新旧两个体系融合在一起。成功就是汉化,就能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

        新旧的矛盾,先发展和后发展的矛盾,要是战争,要么就是汉化。

        “我建议你们在真选组建立一个选拔机制,可以通过完成多少任务进行选拔。”杜兰说道:“就用谁做的坏事更多作为考核标准,谁成绩不好就让位,谁成绩好就上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