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其实也非真闲,手上还堆了不少案牍工作要去完成。对于登闻鼓这类官司,他作为御史审理之后,审理结果都要以奏章的形式直接呈报给皇帝,等待御批,此其一。其二,他要以此对谢家发起弹劾,也需先写弹章,但这弹章如何写?弹劾到什么程度?是温和还是严厉?实迹掺劾谢家,圣上与太子的反应如何?这些他要事先考虑清楚,判断大致不错之后,才能动笔写。
其实他已经有了一个思路,可以先立当事人张秀的人设,以此来点明谢家公子确实被其吸引,而非以权强逼,其次再阐明其户绝身份,立户以承嗣香火,故不适合为妾,应予以解除婚约。
至于南京都察院,也需奏劾,就按《风宪条例》中所载:凡都察院、按察司,堂上官及首领官,各道监察御史吏典,但与不公不法,及旷职废事,贪淫暴横者,许互相纠错——南京都察院对登闻鼓管理多有懈怠,对于百姓越诉伏阙,未经查实便施以惩戒,有损朝廷威信。
一旦定下了思路,那么起笔就容易多了。汪贯道先在纸上打一遍腹稿,完成之后,通读一遍,词意不达,或不通顺之处,再稍加改动润色,以确定没有疏漏。
定稿之后,他便要正式誊写,用一尺五寸高的公文纸,按照严格的格式进行誊写,不能出一丝差错。每一幅六行,每行二十四格,抬头二字,平行再写二十二字。头行书写衙门、官衔、姓名,疏密俱作一行。而后‘右谨奏闻’四字,右字平行写,谨、奏各隔二字,闻字则过幅第一行抬头。
写好了开头,皆下来才是正文内容,汪贯道依然需仔细誊写,而选择何种字体进行书写,他需要考量一番。陛下喜大臣奏章用《洪武正韵》字体书写,表文则用‘小字真书’书写,但太子则统一全用楷书书写。
汪贯道思考再三,还是决定按照陛下的喜好来。
一份表文,二份弹章,一份奏章,他几乎花了一个半天的时间才写完。当放下笔,汪贯道总算可以长出一口气,刚才书写时,真的连大气都不敢出,生怕出错,否则就是前功尽弃,又要重来。
公文封好,他交待手下,递投至驿递寄出。想来最多五六日,公文就能到内阁那里,至于最后是皇帝阅览,还是太子阅览……其实他猜测应该是皇帝先览,然后交由太子处理。
做完这些,他掏出怀表看了看时辰,已是未时末,忽然想起自己尚未午膳,难怪刚才肚子一直鼓鸣,竟是忘了吃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