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小绢摇头:“只是告诉小姐,那位开门的大嫂说,让我们稍等,她进去找黄阿姐。”
张秀没有说话,眼睛又重新看着那间厢房,犹豫了一下,双脚还是不由自主的向门口走去。
绣房终归是她最熟悉的地方,她望着一台台绣架,凌乱的案头上堆着各色丝线,描的粉本小样,还有聚精会神的绣娘专注于手中的针线,没有因为外人的‘闯入’而打断劳作。
张秀缓缓走在她们中间,看看她们针下活灵活现的人物、花鸟,竟有说不出的喜悦和满足。不过有一人,很快引起了她的注意,这是一位年轻的小妇人,手中拿着小剪刀,似乎在烦恼是否该拆掉已完成大半的绣作,还是继续保留?
她一脸烦恼,并没注意张秀已走到她面前,手里小剪刀拿起放下好几回,始终下不了决心拆掉这幅心血之作。
张秀只看了一眼,就发现她的问题所在,她微微一笑,轻声说道:“你用的针法错了,你这幅是仿的发绣人物,有一幅七襄楼款的发绣人物可以做参考,那幅所用针法是接针、断针,独独没有用到滚针。而且劈丝尽量要细,才有发绣的效果。”
年轻妇人先是一愣,未曾想到是一个年轻姑娘在指导她,尽管并不认识,但听她一番说道,似乎一下茅塞顿开。
“哎呀,难怪一直觉得哪里不对,就是没想到是针法问题,还以为是描的底本有问题呢。”
“你这幅绣作里,大量用了滚针,想是在临摹《十六应真图》里人物的绣法,这两个都是白描底本,但风格完全不同,所以绣法上在《十六应真图》里,所有的针法都在表现线条,有时候还需几种针法参合着用,而滚针的优势则更是淋漓尽致。反观七襄楼款的发绣人物,利用挑丝绣法,使线条若断若续,而人物的眉眼、须发,衣褶的层次等,都需要用到极细的丝才能达到,所以劈丝也很重要。”
“原来如此……你这一说啊,我就完全明白了。只是,唉,我就是劈丝还有些欠缺。而这幅绣作,看来只有拆了重来。”
“劈丝没有捷径,唯有多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