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241章 (2 / 4)

还不赶快来体验!!!

        李奈当然明白对方所说的话只是托辞,真正目的还是在于那些受到贸易管制的特殊商品。而类似米粮油布之类的生活必需品,可没有任何的采购限制规定,只要荷兰人出得起价钱,要再多的货都能弄来卖给他们。

        苏克易脸上的笑容不免有些僵硬:“李兄言之有理,在下回头会向巴达维亚建言,看有什么需求,再与福瑞丰商议。”

        “那就等苏兄的好消息了!”李奈笑着举杯,似乎浑然没有察觉苏克易的窘迫。

        海汉对东印度公司的贸易限制手段可谓简单粗暴,凡被列入限制清单的商品,无论东印度公司是向海汉或者其他海汉盟国采购,都必须先取得海汉的许可,否则便会被海汉强行终止东印度公司与该地区的一切贸易往来。

        这些被列入限制的商品,大多都与军事用途相关,如钢铁、铜、硝石等等。限制措施的目的当然也很明确,便是要让东印度公司的武装水平难以再恢复到1632年巴达维亚围城战之前的状态,使其无法再在南海地区对海汉形成直接威胁。

        不过这种限制措施的直接受益者可远远不止海汉一家,荷兰人的老对手,同样来自欧洲的葡萄牙人,对此当然是乐见其成,并且也一直在暗中推动实施相关的限制措施。

        苏克易宴请李奈的同一时刻,葡萄牙驻三亚公使托马斯也在城中另一处地方密会海汉商务部的大管家施耐德。

        对于托马斯来说,长着一张中西混血面孔且能说一点葡萄牙语的施耐德,可谓是海汉高官中唯一能让他感到亲近的对象。至于施耐德这略显奇怪的出身,在托马斯看来却并不稀奇,葡萄牙人在大明澳门定居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在当地便有不少葡人与汉人的混血后裔。

        虽然托马斯在驻三亚期间也学会了不少汉语,但终究不如母语那么得心应手,而施耐德虽然不是葡裔,但却会说葡语,这就让双方的沟通变得容易多了。

        托马斯今天与施耐德会面的目的,便是希望海汉能够进一步加大对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贸易限制,将限制清单上的商品从军事相关扩大到更大的范围。

        “施耐德先生,如果贵国能够加大对荷兰人的贸易限制力度,这将会有助于促进我们两国间的友谊,贵国因此而受到影响的贸易部分,完全可以转交给我国的商人来完成,届时就将会有更多的葡萄牙商人来到贵国,搭建起东西方之间的海上丝绸之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