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63章 《电波》的社会话题(1) (4 / 5)

还不赶快来体验!!!

        分区停电的场景很震撼,但让影迷更觉得学到知识的是用分区停电来甄别电台的方式,有种涨知识的不明觉厉。

        有现场的影评人看到这里就写道:

        “影片里蕴含了不少时代特色的传统,场景化的细节陈述让这部片子拥有了很强烈的生活味道......有点儿难以想象,李南池这样一个年轻导演对抗战历史上各种门门绕绕的了解程度......”

        正因为这种办法,李侠所在的住宅被鬼子特高科的信号侦探车锁定。

        当信号侦探车在李侠的住处前停下时,所有观众浮现出不好的预感。果然,随着鬼子特务翻箱倒柜找到发报器,铁证面前的李侠就此被捕上车。

        但因为沪上情况复杂,本来就各路势力盘踞,所以这次电台清扫行动虽然清扫出这座城市里的不少电台,可是对于抓捕出来的这么多人,鬼子特高科也无法一一确定他们的身份究竟是红党、国党,还是重庆大人物的私人电台。

        唯一的辨别方法,就是严刑拷打,刑讯逼供!

        在拍戏阶段费时费力的拷打戏就此上演。

        刑具的还原、演技的精湛,让屏幕前的观众直感觉是真实的拷打落到李南池身上。

        细节镜头还捕捉到在李南池受刑颤抖过程中,汗珠在整张脸上分泌滚落的过程,这种呈现在眼前的真实感让他们头皮发麻!

        “......在李南池的身上,再次验证了句话,好演员不一定是好导演,但一个好导演却必定是一个好演员!”同一个城市里的某家影院,影评人刘一笔看到这里,一挥而就的写下这句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