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郑老师夸奖了。嗯,我认为年轻不代表要与时代脱节,年轻人的口味不是说侧重某一个元素,只能说一个片子,如果能做到每六七八分钟就做一个刺激点,那么是能抓住很大一批年轻人的。”
“你的意思是爽点要密集,就能抓住年轻人的观影兴趣?”
“并不一定是爽点,转折也可以。从脑神经科学领域研究的成果来看,六七八分钟来一个刺激点,就能将年轻人的观影兴致给拉起来。年轻人平日生活压力大,即便是在观看的过程中,也可能受到手机通讯的打扰,所以容易从观影状态中脱离出来,从而失去继续观影的兴趣。”
郑小龙和一旁的知名编剧王超柱眉头一挑,李南池这个年轻人回答的切入点挺稀的,连脑神经科学这种听起来就神学拉满的词汇都蹦出来了,年轻人的脑回路确实不一样。
“为了照顾年轻人的观影习惯而故意设置爽点,这就是单纯为了观众而写剧本拍片了?”
对于知名导演而言,他们追求的并不满足迎合观众拍什么,而是给观众看什么。所以眼前这些人并不是不懂如何在六七八分钟里设置刺激点的道理,而是他们不愿单纯为了拉回观众的视线而改变一个故事的节奏。
李南池说,“所以在剧本打磨的过程中,需要在不改变故事节奏的情况下,对故事的叙述可以换一种反转的手法。”
郑小龙手指嘀嗒着沙发扶手说,“像你的《地雷战》和《地道战》,打败鬼子的结局观众是完全猜出来的,但你加入了......”
角落里,六个人自成一个空间,旁边相互交流的演员们看向这里的时候,看到李南池一张不过二十岁的面孔,就能和圈内顶级导演、编剧和演员老师们侃侃而谈,心中颇复杂。
闲聊到最后,郑小龙看着李南池一张年轻的面孔,感慨的说,“三十多年了,我实际才拍了十四部片子吧,还有一部尚未播出,不比小友你厉害啊!一年之内连出两部影片。”
“我也是趁着年轻,多样尝试吧。郑老师您是多年磨一剑,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值得我学习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