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排头之上,“全面进入了非常时期”亦是赫然显目。
总而言之,每条字里行间都在凸显着“非常”二字。
灯光组不断的调试着灯光强度,让报纸在镜头里呈现出最柔和的状态。
在旁边围观的演员看来,这会儿三毛剧组围着一张报纸大张旗鼓,就有让他们不明觉厉。至于报纸上的内容,就算是他们对民国抗战的历史不太了解,而且依稀只能从这些繁体字中汲取到一点的信息,但从一些能够辨认的字体中,也能感受到满报纸的专业。
而在侯永这样剧组经验异常丰富的老演员看来,三毛剧组体现出的这种“专注努力的专业”,让他想起了千禧年之前的剧组生态:那个时候的剧组可以花一两年的时间去拍摄一部十多集的片子,对每一个纳入到镜头里面的东西都吹毛求疵。
而现在,拍摄器材和工具进步了,但是先期那些影视人身上的“专注的专业”感却是丢失了不少,但这次在这个年轻的剧组身上,却是看到这些品质。
侯永相信,这个背景描述镜头,放在大部分剧组身上,最多就是找一张老报纸应付过去,而不是像三毛剧组这样,连上面的字体内容都是自己编排出来的。尤其让他感怀的是,这外面还有抹黑剧组的舆论,而这个剧组还能以“专注的专业”去拍摄,这种专注度心态实在让他感叹。
在三毛剧组在1号摄影棚里忙碌的时候。
外面蹲点的“话筒流氓们”正坐在折叠小椅上,不时向1号摄影棚里张望着。
“这大晚上的,真冷啊!”
“谁说不是呢,我这手冻得就跟假肢似的。”
“你别说,这个三毛剧组是真的能苟,咋也没套出什么大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