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姚遥跟高骜闲聊工作上的现况,余有年在一旁学着全炁安静地听着。
虽然高骜长得不突出,但正巧是他的优点,可塑X强,不像一些有明确风格的演员,限制了可发展的戏路。科班出生的高骜一入行就获得大众的肯定,这几年稳扎稳打,总算在被流量颠覆的市场中露出一角没被淹没掉。眼看不出几年就能摘得影帝的殊荣,却突然暂时放下演戏的工作,跑来参加综艺节目。虽说也是演戏,但这当不了影帝啊!
余有年看着嘴上说自己演戏演得有点累了的高骜,脑海里想像全炁走红毡夺奖杯的样子。那个熠熠生辉的人肯定不会说出「演戏演累了」这种话。余有年见谈话氛围融洽,有他没他分别不大,便掏出手机给全炁回覆信息。
之前听课结束後,全炁问过余有年喜欢看甚麽类型的电影,余有年不挑,全炁便每周给他介绍一部经典老片。一开始余有年还不明白全炁的用意,等全炁问他几遍看了没,才意识到这是对方在给他布置作业。余有年只得y着头皮看。谁知道那些老电影不仅不难看,还能看出很多现代影借鉴或致敬的影子。余有年越看越起劲,像是当起了考古学家。
他刚跟全炁分享完自己看《後窗》*时家里的灯泡突然坏掉吓一大跳的经历,高骜转过头看他。
「这节目应该挺紧张的,每周是不同戏剧种类的题材,编剧得短时间内想好剧本,由导演来排。说是以演员为主的节目,但更多是看编剧的发挥,毕竟每个人擅长的种类不同。」
余有年最近听全炁讲了点电影历史,以前有过明星买单的时期,现在有看重导演的时期,但好像没有过以编剧为亮点的时期。余有年说:「编剧也挺苦的,让观众重视他们的劳动成果也挺好。」
高熬笑得温和,不着痕迹地向余有年挪近两分:「确实,我也这麽觉得。」
今天的录影相对简单,基本上就是让没甚麽名气的演员和一直不为人知的编剧露个脸,大导演和知名演员是来给节目加持用的。其实所有人包括导演和编剧都是参赛者,会根据节目组的要求凑成不同的组合,每隔一段时间出产一个作品,由现场观众评分,但评分只针对演员,没有淘汰赛,最终谁总分最高的就是当季的冠军演员。
余有年没见过世面,对甚麽都感到新奇,反倒没那麽紧张。高骜从一开始就挨着姚遥和余有年站着或坐着。一些余有年不太清楚的人物上场了,高骜便给他简单介绍,连姚遥也听得全神贯注。每个导演,编剧和演员上台时,大屏幕上都会播放一段他们的作品集视频。余有年目前就只有三个作品面世,时长不足,有些画面出现三四回,拼凑起来有点寒酸。
差不多压轴上场的高骜在被介绍完後,靠到余有年身边说:「你手上还有一个作品快要出来了吧?一定很亮眼。」
圈子里的信息高度流通,余有年明白,但别人没必要跟自己说好话。他朝高骜抱拳道:「借你吉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