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灯影里(剧情,发烧夜袭,“惊喜”和指交,彩蛋) (1 / 8)

还不赶快来体验!!!

        方承宸的导师曾经问他:Fang,你追求的是什么?

        那不是一个很严肃的场合,当时他在工作室里磨着咖啡,听到这问题,当即应道让他考虑一会。他不知道导师想要什么答案,不知道导师想不想要让自己答出想要的答案,但主要还是无话可答。他注视被渐渐碾成齑粉的咖啡豆,又看了一眼茶几上堆积着的破破烂烂的艺术理论书籍,视线最后停留在窗前。楼层不是很高,但窗外依然只有稀稀拉拉的建筑剪影。这就是他当时选择来的原因。方承宸很愿意生活在一个寒冷少人的地方,因为那样可以在屋子里点个壁炉,等到天完全暗下来,世界变成灰蒙蒙的幽蓝,只有血一样的炭火燃烧着,但他最后回到了故乡,回到了那片潮湿多雨的,有着酷烈夏季的土地上,霉与菌类一经繁茂生长,就又被干燥的日光烤成粉末的地方。方承宸那时依然考虑着回国的日期,但那时他想起的是前男友,是一样的问法,他们想知道他追求什么,但方承宸也想知道。

        心安理得地活着。他终于记起了自己从前说过的话,继续抡动把手。

        导师表示了赞许,随后便开始有感而发,谈人生在世安心为重,谈如何平和地面对不平等,因为人这辈子所能真正服务的也就只是他自己,自由的最终归宿是…...方承宸心想你我两人只是不同程度的幸运儿,我还能说些什么。然而他没有败他兴的意思,只是微笑地听着。他想起赵良荃,他当时说,就只是这样?方承宸便说,就只是这样。于是那男人回了屋里。过一会方承宸用钥匙开门,赵良荃裹着被子哭,但是很安静,仿佛这只是一场愠怒,不会歇斯底里也不会暴起伤人。方承宸不自觉叹口气,从背后抱着他,他说你可能会觉得我做的一切是出于责任感,但责任感并不是坏到哪里去的东西,同情也不是,不过和这些都没关系,因为你能让我学到一些我不懂的事情。吃药的时间到了,汤也好了,我们一起过去好吗?

        或是说,不同程度的不幸。他不能对他这么说,所以他又无话可讲了。

        后面发生了什么,方承宸已经不大记得。仿佛是一些发狂的亲吻,但不知为何他已经想不起什么来。坠入一场亲密关系,坠入爱河,他在那段时间里慢慢地就明白了自己并没有那种能力,如果有的话,他该记住的,但他还没想好怎么面对它,她,他,他们。方承宸承认自己是想到赵良荃了,以及一些别的人,丢下许明哲当然很不好——但是总比射在他里面好。他们身上的相似之处,似乎都在于想从他身上找到点什么,爱意或者安全感以及一些别的东西。

        他能向他们承诺什么呢?立下契约吗?用无法兑现的东西起誓,足以让他下一千次地狱,这大概并不是他们的目的,却在这一过程中变成了结果。

        但是,许明哲还没有问出过那样的问题。那样方承宸也就不必看他再失望一遍。他近来极少再出现,二人仅有的一次碰面也是放课路上,男孩单肩背包,对方承宸仓促地笑了笑。他在专题作业里写苏轼和王阳明,写一些鲜为人知的事迹和细节,感受都抑在潦草的字迹里,个人观点部分写的居然是“没什么想说的”,此外什么也没写。方承宸批语典例很好,量可观,论述不足。语文教师拜托他兼教书法,于是方承宸想了想,又添上一句练练硬楷,行书也行。然而许明哲直到期中也没有来,只好委托同学带过去,受命的女孩很不情愿,但碍于师长的诉求只好半推半就地应了。

        然而男孩的母亲倒是和他在月里作了点头之交,大概是为上次的请假和留宿,许瑛向他表示了感谢。这在他听着实在有些心惊肉跳,而多谈几句便知道了她对此习以为常。作为教练跟队在各地往返,儿子便寄宿别家,早年的时候动辄十天半月地住。虽然许明哲说一个人也没问题,但她总是执着地找托熟人。到后面他也不再提了,有时自己预先说好去同学家里,许瑛虽说心有戚戚,但这终于也给她省了很多事情,便随他去了。

        “不过真是太打搅了,”她笑道,“方老师,我看你很年轻...”

        “是的,”方承宸顿了顿,谆谆道,“他以前也这样么?…父亲也没空照顾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