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英国现任海峡殖民地总督巴德沃尔与前任文翰1样,同样出身于英国贵族,同样曾在英国东印度公司服务过。
与温文尔雅的文翰不同,巴德沃尔曾在英国海军服役,性格更为外向张扬,比文翰更热衷于开拓殖民地事业。
接到6雨晨的外交照会后,巴德沃尔于第2天接见6雨晨。1见面,他就显示出咄咄逼人的态度,嘲讽道:
“6先生,您在照会中声称是中国特命全权大使。我想问您的是,您所谓的中国,是满清之中国,还是太平天国之中国?
“名不正则言不顺。我是看在您救了英国商船‘白珍珠’号的面子上,才破例接见您的。”
名号问题,确实是6雨晨出使海外的大问题。6雨晨离开广州前,曾与杨烜反复磋商,决定使用“中国驻外全权公使”的名义。
若列强要盘根问底,杨烜授权6雨晨可向列强正式宣布,暨南军政府已从太平天国脱离,对外自称“中国”,代表中华正统。
满清1直秉持天朝上国的观念,极力避免与列强发生交往,对外的国号也5花8门,给外人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清太宗皇太极于崇德元年,改国号为“大清”,可以理解为定国家名号为“大清国”。
中俄两国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时,满清则自称为“中国”。
在第1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虎门条约》中,英方全称使用的是“”,即中华帝国;清朝使用的则是“大清”。
1844年中美签订《望厦条约》,清朝自称为“中华大清国”。美国全称清朝为“”大清帝国。
同1年,中法签订《黄埔条约》时,清朝又自称“大清国”,法国称其为“e”中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