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26章文青年代伤不起 (3 / 9)

还不赶快来体验!!!

        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愿意投资电影的煤老板,他们和后来的煤老板并不是同一类人。

        因为这是一个真正的文青时代,全民文青,连煤老板都不例外。他们认为电影艺术还是很神圣的。那就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追求。

        马斯洛的五个层次人类需求理论,这应该都知道。

        这些煤老板已经完全脱离了最底层次的生理需求,开始追求起了高层次的需求。

        比如说:安全需求,钱来的太容易,让他们自己都心慌慌。那么投资艺术,那就如同做慈善一样,算是某种回馈社会;社交需求,混入文化圈,那就是进入上流社会的一条捷径;尊重和自我实现,男人至死是骚年!哪个男孩纸没有当导演当演员的梦想呢?就算当不了导演当不了演员,能够投资电影也是很不错的。尤其还生活在这文青时代……

        说句题外话,顺便介绍一下后来的发展情况。

        由于后来国内电影制度的改革,电影公司变成了电影局,各大电影厂合并重组为几大电影集团,各地方的电影院更是组建了各自的院线。捶

        再加上加强了审核制度,尤其是许可证制度,也就是传说中的那个龙标。许多拿不到龙标的愤青们,他们就鼓弄起了地下电影?这就是第六代导演的来历。

        然而这样的叛逆行为,立刻遭受到了严厉打击。连姜闻不都是放了五年长假了吗?

        而这样的严厉打击,肯定会大肆株连。于是最早一批的煤老板都吓尿了——mb!我们想要的就是安全、社交、尊重,你们这群愤青居然去拍什么地下电影?那不是老虎头上拍苍蝇,活的不耐烦了吗?

        不玩了!俺们不玩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