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579章 眼中有心里无 (2 / 4)

还不赶快来体验!!!

        “研究政治和历史的人,或者说是从历史是寻找治政道理的人,都会看《资治通鉴》,大多数人言必称明清,唐汉,其实春秋战国南北朝更是典范。然后呢,说到春秋战国,周公时代变革的一个结果,是神权退场,由此中国文化过于‘早熟;战国时代变革的一个结果呢,是贵族退场,由此中国的政治过于‘早熟’,回到你身上,是你进步太快,你的‘政治’早熟,所以你常常觉得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定位不准,感到迷茫。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你自己想想,但不管怎么想,我的意见是放胆去做。有时候想得多,未必是好事,三省有时不如一动。”

        突然之间,叶三省有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对啊,自己本来不过是一个副科级,为什么一定要侧身这些江城顶级大佬间的勾心斗角?为什么一定要天天考虑这些事关江城一城的重大项目?

        官场规矩你说它存在,它就存在,你说它不存在,它也的确不存在,而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规矩,各人的看法就是规矩,高云守就好,不守也无妨,谁也没有绝对的责任和义务。

        比如医院,谁规定一定要内科外科配备齐全?规则都是由人制订,由人破坏,价值取向都是变化的,顺势而为。

        放胆而为,名声归史书,胜败归自己,大闹一场再说。周仲荣就是这样的吧?不管怎样,按照自己的想法在这座城市画了个圈,至于圆不圆,自有老百姓评说,或者他在的时候,会有很多官员和群众说他喜欢折腾,劳民伤财,可是当他走后,遇上姬中恒这样不折腾的书记,就会有人想起他的好了,更多年后,江城市志又会更加客观地书写这段历史吧。

        那么,自己现在折腾,固然会让人觉得“不务正业”,爱出风头,想要政绩,可是到了某一时刻,当很多人享受到这种“政绩”时,他们也会念自己的好吧?比如临江镇搬迁到临江新城的村居民?比如宝来村富裕起来的村民们?比如界溪镇那些因旅游开发而生活改善的老百姓?

        叶三省回望庄严的山门,高高挑起的飞檐,笑笑,感觉阳光正好。

        周一上午,陈俊不请自来,先讨论了一下在文化做调研的事。

        叶三省准备像当初在临江镇一样,来一个广泛抽样调查,做为文化水城的一个参考,当然,也希望从调研...从调研中得到某种启发,两人讨论了群体规模,调研时间,以及调研方向和具体问题。

        然后讨论团组织的建设问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