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百七十二章 先灭绿营,再平八旗 (3 / 4)

还不赶快来体验!!!

        余文仪同意柴大纪安抚之策,仅一个多月便陆续有万余贼人来降,且很多地方开始同清军接触,希望得到他们的保护,也愿意为官军剿贼提供钱粮支持。

        闽浙总督德保不无高兴道:“林贼已众叛亲离,最多月余,台湾可定。”

        福建绿营提督任承恩奏称,叛军名义上虽是由天地会成员组成,实际大半都是福建漳州人士。

        然而与叛军作战较为顽强,甚至死不投降的不是官军,而是泉州人。

        任承恩分析泉州人之所以帮助官军为叛军为敌,主要是害怕漳州人统治台湾后会损害他们的利益。

        因此提出大力招抚泉州人,重点打击漳州人。

        细作也探得贼首林爽文多次要求叛军不与泉州人为敌,说什么要一致对抗大清,然而天地会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没有任何纲领,加上先前漳州人和泉州人在台湾上百年的械斗,两府人间的矛盾根本无法调合。

        结果就使得占据台湾人口三分之一的泉州人大部倒向清军,加上天地会义军接连失败,内部分裂,从原有的十万之众锐减到不足两万人,且被清军追的无处落脚,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台湾乱事即将平定。

        闽浙总督德保甚至上书朝廷,认为应当在台湾设巡抚管辖,从而加大朝廷对台湾的统治,免得岛上那帮汉人动不动再与朝廷为敌。

        就在这节骨眼,战事却突然发生重大变化。

        首先是福建水师提督黄仕简八百里加急快报,称有洋夷战船寇犯,袭击了清军设在澎湖的粮草转运点,毁我战船4艘,杀我大清兵20余人。

        之后福建巡抚余文仪转呈福建绿营提督任承恩急报,任称其得到线报贼首林爽文可能逃窜在台湾南部凤山县一带,因此领兵前往剿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