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自然,也有胆小甚微,默不作声的。
甚至有人低声劝慰替顾北川鸣不平的同伴:“那是三楼的贵人,惹不起!咱们与那顾北川萍水相逢,何必趟这一淌浑水?”
那人却是摇头,道:“若无顾诗君,我淮南文坛时至今日,只怕依旧籍籍无名。”
“我等淮南士子,走出去了,也多是低人一等,岂有今日这般风光?”
“古之圣人有言,君子行事,讲究投桃报李。”
“我等身为淮南人,既已受其恩惠。那么今日见其受辱,若是袖手旁观,心中难免意气不通,心气不平。”
“长此以往,必然郁结,如何能有大成就?”
先前那人听闻这番言语,只觉莫名其妙,不过倒也理解。
他这朋友,毕竟是地地道道的读书人。而读书人素来有傲气,不愿欠人分毫。
在他们心中,这些时日以来,想必是已然承了顾北川的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