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已经看不出这里曾被洪水洗劫。道路两边一片片葱绿,不知谁家种的油菜,此时一大片金黄的油菜花在旭日中随风摇曳,散出一阵阵清香。
翻过那座山坡,就是南邵村了。
村子里的大部分人家已经盖起了新房,有的已经升起袅袅炊烟,大部分人家的架手脚还没有来得及拆除。站在山坡向村里望去,从已经建起的雏形看,几乎是一样的间隔、一样的朝向、一样的布局。横三竖二的笔直街道,如同井字格棋盘,镶嵌在整个村子里,显得整个村庄更加的整齐。
这本身就是充满浓郁气息的新乡村版画!
王珂背着筐,快速走下山坡进了村。由于来得太早,熟悉的人并不多。如果不是自己亲手测绘的,几乎不认识干爹董偏方的家了。道路取直后,小院整体向北挪了三米。
站在小院门前,王珂细细地打量。
小院门垛和院墙比以前更漂亮,连同二层小楼,全部是到顶红砖,勾着白色的砖缝。唯一幸存那已挂果的梨树,还是直直地立在小院东南角,小院西侧种上了一溜五棵杮子树,东侧依旧是驴圈,里面散养着那十几头驴,东南侧修建了带顶盖的厕所和猪圈。
由于住房搬到了二楼,王珂进到院子后,惊讶地发现,一楼除了一间厨房外,竟然全部改造成了董偏方的工作室。正厅的门头上挂着一块匾,上书“便民诊所”四个字。
大门敞开的,王珂信步走进来,屋内飘荡着新房的石灰味。把装小鸡的筐放在门口,把肩头挎包里的两瓶酒拿出来和自己的水壶、草帽都放在桌子上。再看房间,药房和小柜比以前更大。在这个足有150平米的正厅里,一侧放着一头沉的写字台,还有一张诊疗床。里面有个门帘,走过去挑开帘子向里面看,竟然有两张观察床。
可是人哪去了?
“干爹,干爹!”王珂叫起来,整个小院都无人答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