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一章告解 (2 / 4)

还不赶快来体验!!!

        可惜小学毕业后,她跟家里搬去了首都,一开始她们还通过QQ联络,常常聊天、点赞彼此空间,后来慢慢地,忘了是谁被盗号或者谁忘记密码,总之联系突然中断了再也找不回来。

        还好,18岁程也考上首都美院,在一次校级活动中偶遇了梁晓宇。这么多年来,她还是那样,从来没变过,一见面认出程也就抱上来。他们迅速交换联系方式,这次甚至把彼此家里门牌号都告知了对方。

        这么个好动、不甘寂寞的人,没想到最终会去学书法。梁晓宇在首都美院附属中学读书,高考成功考入美院的书法系,本科毕业又继续读研究生,直到现在开了自己的个人工作室,命名为圆圆堂。

        梁晓宇是非常厉害的人,她厉害的点在于能把从小到大每个时期的同学都变成朋友,每个朋友都能一直保持联络。“广结善缘”是梁晓宇小时候就挂在嘴边的老成话,大概是经过了她那个信佛又写字的爷爷的耳濡目染。

        晚上八点,程也打车去了定位中的地点——18Bar。

        &的一楼是清吧,调酒师是招牌;二楼是闹吧,经常会邀请DJ办各种活动,x1引的人群广,在步行街里开了几年生意一直不错。梁晓宇的工作室就位于步行街附近的一处独栋小院,附近都是她平日里的混迹之处。

        门口有一条细窄的通道,用水泥涂满墙面,工业风十足。尽头是一道单向玻璃门,程也停住脚后门立刻自动感应打开,一楼的清吧就尽收眼底了。她来得早,人还不多,左手边有一个小台阶,上去就会发现还有一桌掩盖在绿植后面,形成一个单独的小空间,更加有私密X。

        昏暗的灯光下,围绕着桌子坐了男男nVnV七、八个人,都是梁晓宇攒起来的。彼此可能不认识,但都是她的朋友。

        人到齐了,梁晓宇作为中间人先为大家做介绍,几个人年龄相仿,圈子不是完全重合但都有共同话题,很快就打成一片。

        “今天挺漂亮。”梁晓宇已经喝了一些酒,脸颊沾上粉红。她的头发又剪短了点,刚好到脖子处,显得俏皮元气。

        “知道见你特地打扮,”程也开着玩笑,然后把挎包放在背后,小巧的完全不拥挤,她端起酒。靠在椅背:“最近怎么样?”

        梁晓宇最近一两个月一直在国内几个城市参加书法展,她们有段日子没见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