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 52 章 林庸,一个渭朝读书人人尽皆知的当代大儒。耄耋之年的帝师致仕,让沈弈 (1 / 5)

还不赶快来体验!!!

        林庸,一个渭朝读书人人尽皆知的当代大儒。耄耋之年的帝师致仕,让沈弈在邸报中见此名时,印象深刻。

        平朝末年两任皇帝,在年幼时皆受他教导,平灵帝前期英明神武,颇有先祖之风,后期沉痴迷炼丹,荒废朝政。林庸劝谏时,他还不顾师徒之情,贬官外地。直到平灵帝驾崩,遗诏招回他,辅佐平厉帝。

        “厉”为恶谥,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大抵是平朝皇室骨子里的基因,愈发长大的平厉帝比他的父皇更为荒唐,渭朝编制的平史虽没整理完,可平朝还没亡多久,稍年长的百姓说起他时仍是一脸恐惧。天下苦其良久,渭帝举兵造反时,竟一呼百应。

        教导出两任失败皇帝的林庸,没有被渭帝厌弃,出乎所有人意料,建朝初年,仍请他教导东宫太子。

        林庸唯一让世人诟病的是,他虽尽心竭力辅佐平朝皇帝,可作为一位天下人读书的标杆,被世人标榜忠君爱国的他,没有在平朝灭亡后,以身殉国。

        如今众人熟知他有三位身份不凡的弟子,但林庸曾说,他收过四人,也不知最后那人是谁。

        沈弈骤然间听言,错愕的同时,又心生怪异,自己面前刚刚拜林太傅为师,那他曾教的弟子不就是自己的师兄嘛...

        在他的预想中林夫子的父亲,是位在京城做官,品级不高,专治易经的长者,而非即能身处庙堂之上,也能安然在土地中耕种的林太傅。

        激动褪去,沈弈也有所怀疑,万一是同名呢?这并不是少见姓名。这个疑问,伴随到他要拜师的消息传到林夫子耳中才被解答。

        书房里,林夫子坦然地对沈弈说自己的父亲就是那位被渭帝赐帝师之名的林庸。

        落叶归根,林家把祖坟从北方迁到善化县后,这里就是他们的家乡。林夫子头顶还有两位兄长,他是最小的那个,就自请留下看宅,更多的也是无心科举。他早些时日就希望年老的父亲能回来,让自己侍奉左右。

        郑玄说,“古者仕焉而已者,归教于闾里。”这也是读书人身处江湖心怀魏阙的理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