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零七章 劫机事件的后续 (3 / 5)

还不赶快来体验!!!

        既然麻烦,还不如不引渡,把麻烦留给以色列,罗清武认为这是政治智慧。

        熟料,国内舆论却还是不答应,毕竟劫机犯在飞机上杀人了,而且危及了三百名华夏乘客的安全,这要是不能接受华夏法律的制裁,以后华夏人在国际社会上还有什么地位。

        国外舆论也说了不少风凉话,认为在面对本国公民生命安全的时候,以色列的表现显然要比华夏更加积极一些。

        各种冷言冷语难免飘进红墙里面,可把罗清武给气坏了,不住的念叨:“你们这么一点不理解政治智慧,简直是一帮乌合之众,国际关系是你们想的那么容易处理的吗!让你们来处理这种问题,你们恐怕全得吓死!”

        这还不算完,罗清武对劫机犯的这种态度,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各种揣测。

        劫机事件的最终解决方式本来就有些怪异,没有任何武装冲突、没有任何讨价还价,劫机犯怎么就这么轻易投降了。更重要的是,劫机犯没有在华夏投降,而是去了八竿子打不着的特拉维夫。

        从常理来说,劫机犯既然决定投降,哪怕不愿意回华夏,至少可以去中东国家,那里有他们不少同情者和支持者,没准就能得到一些庇护。可他们如果落到以色列的手里,下场会比回华夏要更惨,因为以色列人早就把他们给恨透了。

        这些劫机犯去以色列简直就是一心求死,种种违背常理的现象,让国际社会产生了一个推测——其实真正解决这次劫机的是以色列!

        也就是说,以色列得知劫机事件之后,摩萨德采取了某些方法迫使劫机犯投降,故而以色列才理直气壮的拒绝引渡劫机犯,而罗清武什么都没做却贪功为己罢了。

        有细心人注意到,在劫机犯投降之前,以色列摩萨德和国防军发动了多起定点袭击,抓捕了大量无辜平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