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2章 召宋应星、陈振龙进京 (2 / 6)

还不赶快来体验!!!

        崇祯这段时间看过户部的记载,北方夏麦秋粟亩产2石,南方稻麦两熟田亩产3石,这么算下来,平均亩产两石半,也就是380斤左右。

        而人均不足2亩田地,若是遇到水灾、旱灾、蝗灾等等的,能一日三顿粥都是奢侈,更别提朝廷重税和士绅官吏的层层盘剥了。

        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让百姓有更多的田地,产量不够,那就田地地数量来凑。

        人均两亩不够,那就三亩、五亩,甚至十亩。

        这话说着简单,但真要实施起来,困难无比。

        大明两百余年,历经十五帝,也只有洪武和万历年间搞清楚了全国田地的数量,足可见清理田地数量这项工程的难度。

        涉及到宗室皇族、士绅地主的利益,必须得掌控强有力的兵权,这样才能防住他们暴动。

        分田目前做不到,但他可以引进产量高的作物,例如土豆和红薯。

        后世史书记载的很清楚,土豆是万历年间进入大明,而红薯是1593年由陈振龙引入大明王朝的。

        “土豆是谁推广的来着?”

        崇祯皱着眉头努力的回忆着脑海中的资料,回忆了好一会儿,他没有想起来土豆是谁推广的。

        “算了,让宋应星来做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