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14章 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科学探讨 (5 / 6)

还不赶快来体验!!!

        “不过,朕对火炮也有三点想法,你看看有没有道理。”

        孙元化一拱手:“请陛下示下!”

        “第一,现在火炮的炮管是泥膜做的,泥巴本身是不光滑的,倒入铁水冷却后,整个铸件表面就会特别粗糙,极大影响发射的精确度和质量,而且还是一次性的,

        既然如此我们能不能找一个新的物质做模型,能够反复利用,例如铁模、铜模等等,这样不就能大量制作炮管了吗?”

        “第二,火药,你刚刚说了改良火药配方,在这基础之上,将火药用的硝、硫、碳研磨的再细一些,混合的会更好一些!

        在秘密的环境中,燃烧的越快,产生冲击力越大,是不是可以增加射程?”

        “第三,现在的火铳和火炮的火药,因为种种原因都是在现场临时搅拌的,耽误时间不说,遇到阴雨天气受潮了就没法用了,

        朕在想,我们是不是可以将做好的火药搞成颗粒状,这样在运输的过程就不会让硝、硫、碳分离了,也免得再次搅,不知可不可行?”

        这就是后世提出的想要火药威力大就要让火药颗粒化,明末虽然有这个意识,但做的不够彻底,让火药颗粒化的黏合物差了点。

        其次就是铁模铸炮,这是两百多年后龚振麟在他的他的《铁模图说》中记载的。

        有些时候,有的想法不是他们想不到,而是被时代和局限性束缚,不敢去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