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48章 民国女作家的二三事(20) (1 / 4)

还不赶快来体验!!!

        明曦把《最后一个太监》的第三章写完之后,又抽出了几张稿纸,准备再写一篇文章投给《沪上时报》。

        《沪上时报》确实有一定的影响力,在明曦的那篇《勤劳能致富吗》一文发表后没多久,街面上的流浪儿和乞丐就肉眼可见地少了很多。

        很多文学大师几乎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纷纷在报上发表己见,声援轩辕光,为轩辕光的发声添砖加瓦。

        甚至连沪圈里享誉盛名的大师葛舒伦都亲自下场,为轩辕光站台。

        “轩辕光陈词之利切,令人沉痛不已,令吾感到深深的寒意和惭愧,吾辈应当自省,为何勤劳不能致富?且问诸君,为何时至如今,脚下仍有饥寒交迫的流浪汉和乞丐?为何我们华夏不能团结起来?”

        这个时期到处都是军阀割据,整个国家乱得跟春秋战国时期一样,而且这些军阀的前身大多都是封建王朝余留下的军队,或者干脆就是一些土匪,文化和素质都极为堪忧。

        “正如说轩辕光文章中所言‘房间里的大象大家都视而不见,然后净搞一些虚的,我觉得这是病得治!’”

        葛舒伦背景和名气都很大,不仅在沪圈享誉盛名,在全国范围内都颇有知名度。

        因为他是靠骂人骂出名来的,这还是他头一次这么坚决,正经,不带一字脏话地为一个作者站台。

        也因为有葛舒伦的下场,原本被轩辕光这个不起眼的新人作者点燃的小火苗,顿时爆了。

        接连两三天,沪上时报的报纸上铺天盖地都是文豪们明褒暗贬骂政府,骂军阀,骂外国人滚出华夏的文章。

        市政府瑟瑟发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