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童梦如歌 (4 / 7)

还不赶快来体验!!!

        作者:159>
标签:第二章

        我开始扩大我的交际范围,青年路整条街上年纪相仿的孩子我认了个大半。说到青年路,不得不提一句,这是整个成都市最繁华的一条商业街,据说连邓小平都知道青年路有个富甲一方的杨百万。所以,青年路是很热闹的,从早上九点到晚上九点,逛街购物的人群络绎不绝。说回我的交际圈,我交往的孩子大多是青年路,或者邻近几条街道的小孩。比如陈龙,他家就住在我家隔壁。比如秦姐姐,她住在我家的另一边隔壁。还有哑巴小孩,他住在街口。我还认识一个叫娟的小女孩,住在我家对面。我疑惑的是娟住的那个大院竟然叫九三学社。这个名字听起来很不一般,其实去看过会发现就是一个普通居民大院。我没有问过奶奶,娟怎么会住在九三学社呢?这个问题一定是个蠢问题,所以我守拙,闭口不问。每次去九三学社的时候,我都会到处张望,但到底也没看出这个居民大院和“学社”有什么相关的地方。只不过有几面雕花的石墙,也实在上不了台面的。

        有一次奶奶在娟家里打麻将,我去找奶奶。一进屋,娟的奶奶就粗声大气的说:“出去,出去。”我是个倔强孩子,我一听叫我出去,转头就走。娟奶奶在后面大喊:“回来!”我才又重新回了屋。娟奶奶对奶奶说:“这个孩子啊,和他爸一模一样。”奶奶没有说话,专心致志的打着麻将。我却觉得很奇怪,我和爸爸怎么就一模一样了呢?我疑惑的看着娟奶奶,但她目不斜视,无视我的存在。

        还有一次,我和娟在九三学社里面玩打野鸭子。就是两个小孩站两端,一个小孩站中间,然后两端的小孩用鸡毛毽子来扔中间的小孩,只要被扔中就算输了,所以叫打野鸭子。那一次我玩得很疯,我大喊:“我练成了《九阴真经》的,你们斗不过我。”娟和另一个小孩累得气喘吁吁却怎么也扔不中我。就在我得意忘形的时候,娟奶奶又出现了。她咂嘴撸舌的说:“哦哟,看把他能的。”我彻底生了气,我怎么得罪娟奶奶了,她怎么处处和我过不去。我大声朝她吼:“小孩子玩,不归你管!”娟奶奶一撇嘴,走开了,那意思还是对我的某种蔑视。这一次本来高兴的打野鸭子,终于在娟奶奶的出现后,以一种尴尬的场面结束了。

        我仔细想,怎么我就和爸爸一样了?爸爸是一个腼腆人,我也是个腼腆人,所以娟奶奶才这样说的吧?我不敢把娟奶奶的话告诉给爸爸,但从此以后我都会留意爸爸的言行,再对比我的言行,看是不是真的一模一样。其实爸爸性格很和善,他是一个老实人。爸爸该上班上班,该下班下班。业余时间哪也不去,就在家休息,偶尔也会做做家务。爸爸是一名挡车工,说白了就是纺织工人。爸爸说:“我挡车厉害极了,那些女工的产量都没我高,不信你们可以去单位上打听打听。”

        没有人去单位打听爸爸的产量,因为没有人在意他。似乎所有人都知道爸爸是个老实人,老实人就应该做老实工作,产量高是应该的嘛。那个时候,不像现在,什么上大学,自谋职业,那时候不一样。爸爸从云南当知青返城后,就接奶奶的班进了这家纺织工厂。这家工厂不是什么国营大厂,当时叫集体企业。我至今没有搞明白什么叫集体企业,在我的印象中,集体企业就是个草台班子,组织几个社会闲散人员劳动罢了。所以,爸爸的工作实在说不上体面,实实在在最普通的工人。

        爸爸会给我讲很多故事,他是个知识丰富的人。什么草船借箭,蒋干盗书,鲁智深醉打山门,孙悟空大闹天宫,杨贵妃吃荔枝都是爸爸讲给我听的。有一天晚上爸爸讲到杨贵妃吃荔枝,累死了好几匹良驹。几句话讲完,爸爸就不讲了。我好奇的问:“就这样了吗?接下来呢?”爸爸说:“讲完了啊!”我说:“可这个故事没有结尾,吃荔枝又怎么样呢?比如是不是皇帝最后被打败了?”其实我是想知道这个故事有没有什么教育意义,因为中国的故事往往都有教育意义。爸爸没想到我这么聪明,他好奇的看着我,摸摸我的头,没有再说话。

        除了讲这些传统故事,爸爸还会给我讲人类起源,外国风貌。爸爸会给我讲以前人是不会生火的,所以要钻木取火。我很想试试钻木取火,但被爸爸否决了:“没有材料,钻木取火要那种极干的木头,还要有青苔棉絮什么的,再说你还太小,也钻不动的。你倒是可以试试聚光取火。”爸爸找出一块放大镜说,在夏天最热的时候,用这块放大镜反射太阳光到一堆小纸屑上,就可以把小纸屑点着,也就是生火了。因为爸爸的指导,我还真在一个阳光猛烈的下午,用放大镜射了一堆纸屑好一会儿。但最后纸屑没有点燃,我却被太阳光射得睁不开眼睛了,于是只得作罢。

        爸爸特别愿意教导我,除了钻木取火,他还给我讲过摩擦生电。爸爸说:“用一块绸子摩擦一支钢笔,钢笔就会带电。”但我们只有钢笔,没有绸子。爸爸灵机一动,说妈妈有一件绸子衣服,用绸子衣服也一样。我和爸爸打开抽屉,拿出那件妈妈的绸子上衣摩擦起了钢笔。但不知道是妈妈的衣服不是纯绸子的,还是钢笔的材质不对,或者是摩擦的手法有问题,最后终于没有见到钢笔带电吸附小纸屑的奇观。这个实验最后是在我中学的物理课上,用物理老师专业的实验工具才实验成功的,这是后话。

        由此可见爸爸是多么知识丰富并且乐于传授给我,我的大部分物理,化学,文学,数学和生活常识都是爸爸教给我的。可以说没有爸爸的教育,我几乎一无所知。后来看《读者》上有一篇文章说,小的时候觉得爸爸无所不知,中年觉得爸爸不过尔尔,到老年就觉得爸爸是个伟大的圣人了。我想这种现象在我身上也是有的,小的时候我有任何疑问都会去问爸爸,并肯定会得到一个满意的回答,我觉得爸爸就是一部大英百科全书。但中年以后,我就不再和爸爸交流什么了。到现在爸爸已经故去,想来他也会在我老年的时候,再次回到我的梦境,和我来一次深度交流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