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这本杂志年代有些久远,刊载着织田作之助第一篇短篇,文笔不成熟,故事也老套,写的是“犯罪都市中无法实现愿望的少年在神社见到了神明的故事”。
如果不是部下强迫症一般的收集癖才买下,太宰治几乎不会关注到这么久远且毫无名气的文章。
这篇文章后还附录着一段织田作之助与编辑的访谈,这段话在织田作之助出名时流传了出来,被认为是他不擅长吐槽的性格的初步展现,而他的编辑则通过强大的脑补能力与他并称天然呆届的哼哈二将。
对于这个故事灵感来源,织田作之助有一说一:“编辑让我说……是参考了真实事件。”
犯罪都市是以横滨为背景,这是很多读者考据过的事情,普通人不知道异能都市的存在,只当他在制造都市传说,但太宰治很清楚那正是事实……既然如此,那神社呢?
太宰治注意到了文章的刊载时间,是在他离开小镇后两年左右,成稿时间也许会更早。
他马不停蹄地入侵了编辑部的网页,找到了织田作之助的个人信息,以书迷的口吻,想方设法和织田作之助搭上关系,算是熟悉之后,才若无其事地问了这件事。
回信充分体现了作家完全没有吐槽天分的口吻:“我在参拜的时候见过一个青年,但是可能年份久远,已经记不清长相了,说不定真的是神明吧?”
太宰治设想过很多回答,但唯独没想到织田作之助会这么认真对他掩饰真实目的的、玩闹一般的发问进行如此严肃的评论,他看着回信,忍不住笑出声来。
虽说没有得到理想的答案,他却对和这位作家通信来了兴趣,对方每次都能给他带来意外之喜。
比如说太宰治写“听说冻僵之后会失去知觉,我把自己塞进冰箱里,然后就可以清新地自杀了”。
织田作便回复:“我倒是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冰箱。那你要穿得厚一点,否则很容易感冒。”
再比如说他讲:“来了一个有趣的同事,会把工作中死亡人员的信息全部都记载下来,我要在他面前跳一段舞然后用身上的淤泥威胁他记录我死之后的样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