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金朵儿在家是老小,也是从小娇惯着,断奶晚,使筷子学得也晚,小时候都是用汤匙吃饭的,面条儿用汤匙不好吃,全家大娘和金花就总是给她做面旗儿吃。
金花正想说妹妹两句,她如今已经学会了用筷子,吃面条就好了,不必非得吃面旗儿。
倒是周氏答得快,笑着赞道:“金朵儿丫头这个主意好,面旗儿也好吃。正好安哥儿和巧巧也吃这方便,那金花就多受点儿累,擀一剂子面旗儿吧。”
宋玥去庄子上一宿未回,秋喜放学见了也亲热了几分,叽叽呱呱说了学里的趣事,又说月底要进行考试,他们这些学生是考察学业如何,高班的学生则是选拔明年入场的学生。
秋喜又说:“清芳姐姐给我说,她家二哥和三哥年后都要回来,参加三月份的童生试。清芳姐姐对哥哥们没啥念想,只说怪想谷家二姑娘的,说是当初二姑娘跟着大夫人在老宅里长到八岁,才去了京城。二姑娘和清芳姐姐同岁,就差两个月,打小儿一起长大的,两房又都是只有一个女儿,她们俩最亲近。”
说完这番话,秋喜脸上的笑容顿了一下,撇撇嘴道:“大房里后来添了个四姑娘,不过,那个是姨娘出的,好像清芳姐姐她们都不太喜欢那个。”
宋玥看了周氏一眼,笑道:“大家族人多事儿多……说起考试,明年秋闱,大房大公子十六岁考中秀才,当年未下场参加秋闱,明年大概是要回来考一考的。”
学子科考入仕,童生试、院试和乡试都是回祖籍地参考,谷家大老爷虽然时任礼部侍郎,正三品高官,户口却还在原籍,孩子们参加科考自然要回平京来,直到考中举人,方才与其他各省地的中举学子们一起,进京参加春闱。
说起这个,秋喜笑道:“嗯嗯,清芳姐姐也是这么说。清芳姐姐还说了,她家大哥入了太学读书,功课极好的。上一科为下场也是因着年龄太小,不想太早入仕。清芳姐姐还说,对外就说自觉学识浅薄,没有把握,索性潜心读几年书……嘿嘿……”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文儿小说;https://wapk.innaerc.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