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李天心中其实一直有一个不甘的。
那就是同样是远航,同样是开拓帝国的视野。
凭什么他哥伦布就能成为享誉世界的大航海家。
而比他更早,更伟大的郑和,最后却只能在华夏的历史上留下一点点的威名。
究其原因,只不过就是因为,哥伦布最后是带了一船的黄金回到自己的国家的,而郑和则是带着一船的张嘴要钱、闭嘴要钱的使节回来的。
可想而知,一个是带钱回来的,一个是要送钱出去,谁更能受到大家的欢迎,也就不用细说的。
其实不管是从人文还是从历史原因来说,郑和其实一点都不比哥伦布差。
他之所以在生前备受明朝人的唾弃,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朱棣当时的错误决定引起的。
在李天看来,什么展现大国风范,什么文化交流,固然有他的历史意义,只不过这个意义对于一个昌盛的文明来说,其实意义并不大。
还未经历过工业大革命的明朝,其实是处在一个野蛮战胜文明的时代。
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中,用文明的方式去换取其他文明的认同,根本就是异想天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