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0章 户籍改革 (3 / 6)

还不赶快来体验!!!

        朱元璋规定每一百一十户为以里,由众人推选的德高望重之人担任里长,管理这一百一十户人家,里长会直接对县衙的户科主事负责。

        而且朱元璋规定“农业者不出一里,朝出暮入,作息之道互知,不得远游,凡出入作息,乡邻必知,如出百里,即刻勘验路引。”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凡是种地的农户,统统不得离开家乡,就是外出了,你的邻居也必须知道你去哪,做什么,什么时候回来,而且你若是离乡百里,那么还得要里长,县里开具的证明信。

        在古代这个百分之九十五的百姓都靠种地谋生的社会,朱元璋此法可谓是彻底掐灭了民变造反的可能。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

        到了现在,虽然一户犯法,邻居同罪的制度依旧坚挺,但百姓离乡百里,即刻勘验证明信的制度却是形同虚设。

        而这,也是几十个明教教众能混进京城的根本原因。

        看着白纸上已经初具雏形的古代版身份证,李天陷入了思索,这职业,家庭住址什么的都好说,就是人像一事不好搞。

        自秦以来的各朝路引,都是用文字描写,比如身高几何体重多少,脸上哪里有痣,身上哪里有胎记,是丹凤眼还是绿豆眼,是鹰钩鼻还是蒜头鼻,虽然已经比较精准,但在李天看来,还是不够。

        琢磨了半天,李天在图纸上画了个圈,只得写下画师二字。

        没办法,在这个没有照相机的时代,技艺精湛的画师是唯一能替代的法子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