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从难度上说,其实教化兽类比感化世人要简单得多。因为人有自主思想,而野兽只具备本能。
空印到此,只是日常修行,准备充分了,再行走人间。却没料到今天碰上了赵灵台,被问到如此尖锐的问题:是啊,他讲经教化这些野兽,让虎豹之类不得杀生,要与兔羊和平相处,安乐生活。只是那样,虎豹该吃什么填饱肚子?
饮食习惯,乃是种族传承,存在于骨子里头,无法轻易改变,让一头老虎去吃草,只会让它活活饿死。但若是依循习惯,去捕食其他动物,那也就意味着空印的教化失败,做了无用功。
如此,便等于陷入了一个死循环当中。
饶是空印聪颖过人,这刻也不知该如何辩论回答。
要知道戒杀生,在佛学经义中,可是极为重要的精义,被列为第一戒,不可违背。
其实面对这些野兽,空印的讲经是相当成功的,就连有了几分修为火候的虎妖,听经听到妙处,都能面露微笑,其他寻常兽类,可想而知。
当讲经完毕,众兽散去,它们都接受了空印的灌输理念,并会严格遵守起来,不互相争斗,不猎食,那它们结果会如何?
空印从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每次讲完经,他便满意而归,返回小雷音寺。至于下一次再来,就换另一座山头了。
如果空印把接受教化的野兽们全部带回去圈养,有专人打理,自然不存在这个问题,但是,那么多野兽,即使小雷音寺为仙门,也不可能全部养得住。
如此一来,接受教化的野兽在山林间舍弃了原本的生活技能,能否活下去,实在是一大问题。诚如赵灵台所说的,这些野兽最终的下场,很可能会活活饿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