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25章 敲山震虎 (3 / 4)

还不赶快来体验!!!

        可谁又敢断定传国玉玺的真假?这是礼部官员们避之唯恐不及的差事。

        礼部傅尚书曾一口咬定玉玺是假的。而传国玉玺对外展览半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判定这是真的。

        有民间学者嘲讽,传国玉玺真假不难断定,难断的是人心。

        报纸每期都有一帮人呼吁重视‘三都地动’。称三都地动是老天爷对太子离经叛道的不满;同时出现的传国玉玺,是太子扰乱天下人视线的手段。

        不少人嗤之以鼻。天下人看到的,是太子爱护百姓、广开言路。看不到的,是出于一己之私给太子泼脏水的人。谁让写文章辱骂太子的人留下的都是假名。

        东宫书房。

        朱寿搁笔,把新做的文章交给刘瑾。被困在宫里闲来无事,每日写文章自己骂自己,成为他不多的乐趣。以明朝人的头脑,看不破后世自我炒作的套路。

        “必须保证超市无限量供应低价棉布。”朱寿磨着牙吩咐刘瑾,“老虎不发威,当本宫是病猫。这次不把他们弄得半身不遂,本宫就不姓朱!”

        刘瑾绷着脸沉吟不决:“皇爷似乎不想小爷搞乱江南局面。”

        “两年了,河套都收复了,清查江南田亩的事还没了解。父皇对他们太过仁慈。”朱寿面有厉色。

        他心中门清。后世的恐怖组织需要活动资金支持,白莲教的教徒都是贫苦百姓,想要搞事,同样需要强有力的财力支持。茶马商人陷入勾结鞑靼的泥潭,自有朝中刚正不阿的大臣对付。要动盐商必先动盐政,盐政和各方牵扯极深,还不到动的时候。

        江南官商虽然势大,但前有江淮官商的眼红,后有海禁堵住退路。如果陷入棉布的大倾销,操作得当的话,会有一部分人选择投靠他。只要江南不是铁板一块,收拾起来会方便很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