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但不曾想,鞑靼人在老技师身边安插奸细。推翻了朱寿写下的剧本,自己加了戏。可怜伊贺忍者帮他培养的细作被一窝端,只活下了被鞑靼人绑走的‘主人女儿’。
朱寿禁不住猜测:是不是他让忍者培养细作的事情泄露了出去,有人故意借鞑靼的手整他?
王鏊不忍继续打击太子,转移了话题。“江南遭灾,是进行田赋改革最好的时机。下官建议殿下在江南选一处试运行。不才下官家中在吴县还算说得上话,若殿下不弃,可在吴县先行推广。”
“王大人有心了。”这是几天来朱寿听过最窝心的话。他的改革终于招来了支持者。
王鏊挂了电话,两旁南京六部的官员、魏国公、成国公等勋贵同时叹了口气。
南京吏部尚书王华笑道:“听犬子说,粮食要高产,除了粮种还需要绿肥、耕种方式相辅相成。鞑靼人虽然偷走了培育粮种的技术,但草原上没有多少适合耕种的土地、也没有绿肥沃土,产量并不会高到哪去。”
“有了足够的粮食养活人口,鞑靼的实力十几年后便能恢复。将来又是一场祸事!让保国公退下也好,京师就该少一些自私自利之辈。”南京兵部尚书陈寿瓮声瓮气地说。
陈寿对军机处不满。
南京百姓遭了水灾,他调动士兵救援百姓有什么错!偏偏军机处的人见不得南京绕开他们行事,想要扳倒他,更改祖制让南京兵部听命于军机处。
永乐帝迁都京师的同时,在南京留下了一套小朝廷,是为了给大明留下火种以防万一。
军机处成立短短几年,军机处大臣就想让天下军队听命于他们。在陈寿看来,这是大逆不道之举。等陛下返京途经,他要面奏陛下,给军机处的人上上眼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