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12章 你怎么看 (3 / 5)

还不赶快来体验!!!

        县官不如现管。很多军政上的事离不开兵部尚书的执行。兵部尚书的能力至关重要。

        文官们想给兵部尚书的选拔定下规矩。犹如‘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潜规则一样。文官们想让兵部尚书从进士出身、熟悉兵事的文官中选拔。

        原本的兵部尚书人选,是曾经在榆林指挥过胜战的陈寿。但因为黄册库被淹的事,便宜老爹不信任陈寿,竭力反对。

        于是,在军事上能力尚显不足的许进,兼任了兵部尚书。陈寿依旧原职不动。这位明朝第一个军户出身的进士,也是倒了血霉。

        许进上任后首要做的,便是依据军机处的安排,调兵支援北方战场。隔行如隔山。就算了做了多年的监军,许进还是无法弹压军中的悍将。

        原本文官想要培养亲他们的武将。把通过武选,没有后台的低级武官安排入榆林军。调动榆林军支援太子。没想到阳武侯领着想要建功的勋贵子弟混了进去。他们安排的人被排挤到角落。

        杨一清以协调陕西布政司钱粮的名义,追来了草原。是来给低级武官们撑腰的,也是来混资历有助于将来接任兵部尚书的。

        朱寿吐了口气。换做从前,内阁无需遮遮掩掩、步步为营。至少他没白费功夫,文官的权利是被限制住了。

        也难怪皇帝们要扶持‘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朱理程学,严厉打压提倡‘天地我立,万化我出,而宇宙在我矣’的心学。

        就算老朱把孟子从孔庙移出,删减《孟子》中不利于皇帝统治的语句,删不去文人牢记心中的孟子语录。

        ‘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